“效果明显”的“爆款保健品”很可能是个坑——揭秘“三无”保健食品地下产业链【 来源:新华社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8-06-20 15:42:11 点击次数:27714 】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题:“效果明显”的“爆款保健品”很可能是个坑——揭秘“三无”保健食品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朱国亮、梁晓飞

  51个种类、166万粒,成品及原料总重40余吨,这是山西省太原市公安机关正在查处的一起跨省生产假冒保健食品案件。查获的假冒保健食品功效从减肥到调节机体免疫,从缓解疲劳到改善睡眠,不一而足。

  近期,全国多地警方查获大量无正规生产厂家、无准确生产日期、无质量检测的“三无”保健食品案。这些“三无”保健食品不少以“效果明显”的口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备受追捧。受害者多为中老年人,他们轻则失财伤身,重则危及生命。

  “疗效明显”多因添加违禁药物

  近期,多地警方披露大量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

  江苏如东县警方最近在河南三门峡市和洛阳市分别捣毁一处生产假壮阳药窝点,其中在三门峡市生产窝点查扣假“蚁力神”1万余盒、各色胶囊300余公斤;在洛阳市生产窝点查获假壮阳药成品、半成品100余种,总重超过7吨。

  河北、湖南等11个省区市公安机关会同当地食药监管部门,破获一起利用互联网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摧毁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庞大犯罪网络,打掉黑窝点、黑工厂22个,查获降糖类有毒有害食品15万盒,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

  湖北、山东、河南三地警方联手,查获“三无”保健食品超过10万余粒;吉林省吉林市警方最近查获“降压溶脂”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涉案价值100余万元……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记者检索“保健食品”和“有毒有害”等关键词发现,近3年来,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刑事案件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15年一审判决案件为432起,2016年为564起,2017年为741起,今年截至目前有166起。

  “不少‘三无’保健食品服用后‘疗效’明显,其实是违禁药物在起作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李春雷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和保健消费增加,相关违法犯罪行为高发。从警方查获的大量案件看,许多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情况,其危害轻则损失钱财,重则伤害身体,有的甚至可能致命。

  “查获的减肥产品中主要是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缓解疲劳的主要非法添加西地那非、他达那非;降糖类非法添加盐酸二甲双胍。”江苏南通市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队长陈刚说,南通警方查获的伪劣保健食品案件主要涉及减肥类、降压降糖类、治疗风湿类、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类等,这些非法产品无一例外均含有国家明令禁止非法添加的物质。

  “三无”保健食品添加的违禁药物副作用大,且无固定配比,安全隐患大。通过对2013年至2016年初媒体报道的270多例保健食品犯罪个案进行研究,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工作人员任韧发现,约2.59%的案件存在受害人服用有毒有害保健食品后死亡的情况。

  花两三万元买台机器就开工,专家义诊免费爱心都是套路

  一捧药粉,几捧玉米粉,在脸盆里混合搅拌后装入胶囊,塞入精美包装盒,就成了爆款壮阳药,没有卫生消毒,没有剂量标准。这是公安机关近日在湖北、河南等地查获的一起假冒保健食品案件。

  陈刚告诉记者,在南通警方破获的案件中,被捣毁的生产窝点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及城乡接合部,生产场所大都较为隐蔽,设施简易,工艺粗糙,生产环境脏乱差。

  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工作人员宋利说,这类犯罪组织化程度高,犯罪链各环节分工细致,从原料到包装盒,从胶囊壳到商标,都有专门的团伙在生产。

  ——线上购置机器原料,网络联系、快递发货。宋利说,一个“三无”保健食品生产窝点只要花两三万元买台灌装胶囊的机器即可生产,有的添加台搅拌机,效率会更高,而原料药、包装盒、胶囊壳、商标等往往都是从网上购买。在整个犯罪链上,各个团伙之间并不一定互相认识,主要通过网络社交软件联络,通过快递发货。

  ——销售套路多多,紧盯中老人群体。假冒保健食品销售方式多种多样,有进入实体店销售的,如东县最近破获的这起案件,最初的线索就来源于对当地9家性保健品店的检查,警方循线追踪,最终在河南捣毁两处生产窝点。

  更多的是网销、“会销”、电话直销等形式。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处长李勇军说,“会销”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套路主要有四点:一是以健康养生为噱头,编造包治百病的“神奇陷阱”;二是以专家义诊为招牌,制造不可或缺的“恐慌陷阱”;三是以免费活动为诱饵,捏造千载难逢的“便宜陷阱”;四是以关爱老人为幌子,虚造嘘寒问暖的“亲情陷阱”。

  电话直销主要是成立专门的电话销售窝点,通过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获取潜在消费群体,多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再组织招聘话务员,培训推销技巧,以“科学概念”“专家诊断”和“开业酬宾”等多种方式来兜售伪劣保健食品。

  经过层层包装,一些有毒有害的假冒保健食品甚至挤进微信群、朋友圈,变身“爆款保健品”。近日浙江台州警方破获的一起有毒有害食品案中,不法分子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不到两年就售出4200万盒有毒有害保健食品。

  重点监管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加强对中老年群体科学普及

  “发现难、取证难、全链条打击难。”经过多轮专项打击,南通公安直言当前打击伪劣保健品犯罪有不少难点。

  李春雷分析说,为躲避打击,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犯罪链各环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大多在不同地区分段生产,各自加工,分级销售,要将一条犯罪链彻底摧毁难度很大。

  针对“三无”保健食品犯罪特点,李春雷、宋利等建议,相关打击、监管部门应加强与有关网上商城、社交软件开发企业合作,加强网络数据监控。有关电商企业也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不让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和假冒伪劣产品在平台上肆意流通。

  陈刚认为,要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的监管。城乡接合部之所以成为犯罪分子设置生产、销售窝点的理想地点,主要是因为这里人口流动性强、监管薄弱。应在这些区域加快推进网格治理,不留监管空白。

  李春雷表示,在严厉打击、强化监管的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如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宣讲,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保健食品功用,甄别相关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全面压缩“三无”保健食品制售空间。(参与采写马晓媛、孙亮全)(完)


上一条: 山西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 4批次产品上黑榜【返回列表】
姓 名:
身份证:
证 件:

主办:中共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支部委员会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先锋网络编辑部

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51—3082336 邮箱:jjgcbjb@163.com  晋社科统一登记证号:51140000699117594C号
晋ICP备10001102号-2